top of page

大人總是擔憂未來,孩子不會;大人總是懊悔過去,孩子不會。大班生跟小一生給我的又 6 個人生啟發

2022 年,我初次發表了〔我們真的長大了嗎?很屁的兩位屁孩給我的6個人生啟發〕,提到當時五歲的哥哥跟四歲的妹妹在每天的日常中,都讓我們這些大人獲致許多啟發,那時我提到 6 件事:

 

一、讚美的話要具體。

二、你上次「戳盒子」 ( Poke the Box.) 是什麼時候?

三、學習、學習再學習

四、重複定義好問題 / 需求 ( Double-Check Questions / Requests. ) 

五、少點藉口,解決問題吧!( Be a Problem-Solver. )

六、衝出舒適區 ( Comfort Zone )、挑戰延伸區,不妨摔入崩潰區

 

2023 年,我再次發表了〔兩位屁孩給我的另外 6個人生啟發:放棄也是學問〕,講述愈來愈懂事(還有叛逆);愈來愈有主見(但還算聽得懂人話)的 2 個孩子,面對未曾跳入的游泳池、沒有上過的何嘉仁美語班、初次摸到白絨絨的冰雪、被陌生人大聲斥責時,讓我反思的第 7~12 個人生 / 職場學習:


七、怪別人很爽,但不會進步;怪自己很不爽,但會進步

八、新創要成功的底層邏輯:自律、和諧、合作

九、待在新創,沒有這麼多「下個星期六」

十、負面放大效應 – 你也劃錯重點了嗎?

十一、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閱讀空氣是一輩子的學問

十二、自信的人會追尋小型勝利;小型勝利會讓人更加自信


大人總是擔憂未來,孩子不會;大人總是懊悔過去,孩子不會。大班生跟小一生給我的又 6 個人生啟發

過去半年,咱家的生活依舊在日常運軌中,產生了不小的變化 – 老大上了小學,開始加速社會化;老二第一次轉學(從私幼轉到公幼),每天早上趕著上學都是一場戰爭;兩個人都開始上何嘉仁英文課等。我記得,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 Dear John Letter(分手信),只有非常簡短的三行字:


「我希望你記得我們在一起時很快樂,而且,我們都變成了更好的人。」


謝謝孩子們,不管是去公園玩、一起玩撲克牌、在迪士尼樂園瘋狂一整天、在北海道堆雪人、吃腿庫飯、睡到自然醒,爸爸媽媽都很快樂,而且在探索自我、融入世界的經歷中,我們都變成「更好的人」。謝謝你們,讓很愛想東想西的爸爸進階反思第 13~18 個人生 / 職場學習:

 

十三、我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搖身一變成了「共享經濟」

聽說過,「陪睡」是許多父母養育嬰孩的焦慮排名第二名(第一名是餵飯的樣子)。對於爸媽而言,


陪睡的尷尬,來自於到底要不要睡著?

陪睡的痛苦,來自於身旁的孩子何時要睡著不完全是你能決定的?

陪睡的矛盾,來自於身體平躺著,但心裡想的,盡是「白天的工作、等等還要洗一整桶的髒衣服、睡前一定要追完那齣 Disney+ 或 Netlfix 的劇……」


30 分鐘、60 分鐘的遮騰過去了,你躡手躡腳地起身、鬼鬼祟祟地套上薄外套、小心翼翼地轉動房門手把,對,就是現在,你告訴自己撐過去了,你即將獨享全然屬於自己的「睡前 90 分鐘」,然後……

「爸爸。」

「你要去哪裡?」

「過來陪我睡。」

「快點啊。」


「你剛剛不是說還要讀一次《包姆和凱羅的星期天》?」

邊睡邊聽故事書,這件他超級喜歡的事情,早就變成「儀式」 - 可以不是全套,但不能沒有。他嘴巴一開始抗拒說要出門看到《包姆和凱羅的星期天》書書本人,後來身體卻很誠實得接受了。聽完我默背的故事,他軟軟的、手心握著綽號「88」的 88 號時髦賽車,睡著了。

天底下卑微的父母都知道,「陪睡」也不是就躺在那裝睡裝死這麼簡單。每一天晚上陪兒子睡覺時,聽完故事書後,他總央求我講「今天的故事」,而除了少數不俗套的精采的日子外,大部分「今天的故事」都乏味而且一模一樣,反而總是驚醒邊說故事邊打盹自己:「挖,一天又過了!我上一次講『今天的故事』感覺只是 5 分鐘之前啊。」我有認真過今天嗎?還是又混過了一天。假設拜醫學之賜,我能夠活到 90 歲,那也只有 32,850 天。我們知道 32,850 元很少,但我們有意識到 32,850 天更是驚人的稀薄嗎?我們每天都有認真對待 1/32,850 天嗎?


這是陪兒子睡的每一晚,最觸動我的、最驚心動魄的自我詰問。不騙你,不管過得認真或過得虛晃,我經常心跳加速的。心跳加速的、心驚肉跳的,是想著「時間,像是大漠荒野中一頭飢渴兇狠的獨狼,你不敢吭聲,更無法直目; 明明知道它的威力,卻不願多想;你確定它就在哪,卻不敢轉身,只怕被一口吞噬。


年輕的時候,我們可獨佔獨享時間,真正是「做自己時間的主人」。然而,隨著年紀漸長,時間蛻變成了「共享經濟」。你的時間不是你的時間,得跟另一半、跟同事、跟主管、跟孩子共享。殘忍的現實是,一般「共享經濟」好歹都是訂閱,但時間無法訂閱。


意識到時間必須共享,反而使我更專注於此刻在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得做的事情,不管你有沒有使用唐鳳的番茄鐘工作法或任何時間管理 App,其實都不重要,對我而言,要嘛此刻做掉,要嘛記錄下來,只有這兩種選擇。

 

十四、行為變成習慣之前,絕對有改正的機會

那一天,我看到一則短影音的知名導演錄製一段短影音,說:「把一個孩子毀掉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愈早讓他接觸短影音。作為一個短影音的行家,我非常知道如何快速抓住眼球,竊取短暫的注意力。愈早接觸短影音的孩子,會愈來愈在意快速被滿足、注意力會變得愈來愈短、愈來愈沒有耐心,然後愈來愈暴躁、愈來愈追逐短期的爽度,而鄙視長期努力帶來的成果積累。」

短影音的另一個惡毒,是它把完整的、有起承轉合的、有時空背景的事件都變成精華( Highlight )。


美味的和牛漢堡是值得慢慢品嘗的,應該感受職人的匠工,不應當是 3 個特寫鏡頭就帶過;一場棒球比賽,不應該讓你 3 分鐘看玩奪三振、全壘打、盜壘跟飛撲美技。棒球之所以觸動人心,重點是細節 – 三壘跑壘指導員的手勢、打者推打的技巧、二遊守備員的站位、捕用肉身擋住看似要暴傳的投球、甚至裁判的誤判等;


一部好萊塢電影,不應該是 3 分鐘吃光光,而是應該配可樂爆米花老老實實看完。所有事件、藝術作品、運動競賽,都有它的前因後果、邏輯脈絡、深遠影響,不應該用「嗨賴」來草率精簡,更不用說精彩之處往往落在細節當中。

 

去年去北海道旅遊前,因為是第一次造訪天寒地凍的北國,想讓孩子知道體感跟溫度的相對關係,因此讓他們看手機的全球各城市溫度變化,後來,孩子們時不時就會說要「看手機的天氣」;

去年開始上何嘉仁英文課,回家作業都要用何嘉仁 App 來開啟、協作、定期測驗,後來,孩子們時不時就會說要「玩手機何嘉仁的英文遊戲」;


無論是天氣資訊或英文遊戲,其實都是無傷的,但在上個月全家的另一次日本旅遊行中,因為行李過於沉重,沒有讓孩子們帶書,因此我發覺大兒子直接抓媽媽手機在玩的頻率越來越高,甚至一無聊下來,就會說要玩手機。


回國後,我跟孩子們約定,「喜歡看書很棒,我們不要再玩手機了,無聊時就看書好嗎?」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而我相信,一個行為在變成黏答答的習慣之前,絕對有改正的機會,就像之前每天晚上都讓孩子看電視跟吃點心,後來覺得不妥,改成僅在週末進行,也都成功。

 

十五、孩子不會擔憂未來,只管現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7 歲的孩子,不可能會「遠慮」,也還不會「近憂」,只在意當下,因此甚至比大人更專注。研究顯示 85% 你擔憂的事情不會發生

根據賓州大學的博科維奇等人的研究,一般人擔心的事情,有79%都不會真的發生。至於剩餘的21%,當中有16%只要事前做好準備便能應對。換言之,擔心的事情最後成真的機率只有5% (資料來源: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9330)。我還記得剛結婚時,有天晚上想著工作上的報告嚴重失眠,凌晨 02:00 還在翻來覆去,一旁的老婆有點不悅但又說出睿智的話:「你如果覺得極度焦慮,要不要起來趕報告?如果你選擇不要,那已經沒有其他現在能做的事了。做個選擇吧,趕報告,還是睡覺?」很簡單的建議,但卻很實用。與其焦慮,不如想想能馬上做甚麼事來解決。後來,我自己發展出一個小技巧,可以做點小事來化解焦慮,就是


善⽤ Google ⾏事曆 ; Email 給自己 


我時常收到網友或者同學私下來訊問我怎麼做「時間管理」的工具是甚麼?在我看來,工具好用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你看待工具的態度。

我自己主要會做兩件事:「善⽤ Google ⾏事曆」與「 Email 給⾃⼰」,工具爛到爆,但其中包含的關鍵態度卻是「儘管是無微不至的小事,都應該善待它」。譬如我會在 Google ⾏事曆記下這樣的碎事(或者「 Email 給⾃⼰」):

「記得接小孩放學。」

「UberEats 優惠碼於 8/29 截止,記得用來買淚牛滿面牛肉麵。」

「打電話給 xxx 主持人。」

「排 3-12 月 APDD 每月法遵內部訓練 3/27 4/24 5/29 6/27 7/24 8/27 9/27 10/24 11/27 12/27

我特別會做的一件事情時,當完成那件事情,會在 Google ⾏事曆上或者 Email Box 裡刪了它,再度累積「小型勝利」;反面來說,如果一直刪不掉的事情,就會跟未讀的 Line 訊息一直在那裏眼巴巴瞪著你-你要嘛處理它,要嘛重設完成時間。這樣一來,就能降低你把事情忘記或拖延沒做的機率。

 

十六、孩子不會 Regret for the Past

2/28 早上,我們在東京迪士尼幫妹妹挑選了一個米妮的髮箍頭飾。由於造型很多,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一起挑。爸媽很喜歡,妹妹也很喜歡。從購買的那刻起的每一刻,爸媽都高度警戒。不管是在排隊、吃飯、玩完某一個遊樂設施後,我們都會特別看看還在不在。就這樣,一直到晚上 20:45 看「3D 米奇魔法交響樂」時,我確定米妮的髮箍頭飾都還在。

2/29 晚上,一抵達中和的家門,妹妹就在要她的髮箍。髮箍?髮箍?髮箍不見了。

翻遍了每一個行李箱,髮箍確定被遺落在日本國境。


妹妹爆哭了 5 分鐘,往後的 5 天都沒有再提起這件事;

爸媽落寞了 5 分鐘,往後的 5 天都持續討論米妮的髮箍頭飾到底是在哪個時間點可能掉落在哪個地方?爸媽甚至上了東京迪士尼的官網,寫信問有沒有找到,有沒有辦法寄到台灣……

我也蠻確定,如果最終都沒有找到米妮頭飾,這對爸媽至少會在 Regret 5 年……


與其說不會總是懊悔過去,不如說孩子的「自我治癒能力」特別強,這正是我們必須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大人總是擔憂未來,孩子不會;大人總是懊悔過去,孩子不會。大班生跟小一生給我的又 6 個人生啟發

十七、選一條路:People Manager 或 Independent Contributor?

水瓶座的葛格,自小就可看出腳踏實地的個性,我們都說他是「真聰明」;閱讀上非常有耐性,於是造就龐大的識字量;與人互動上,總是跟在後面跑的那個;說到搗蛋,他也是半推半就的那個。

牡羊座的妹妹,自小就可看出鬼靈精怪的個性,我們都說他是「小聰明」;繪畫上非常有想法,於是造就龐大的作品集;與人互動上,總是後面跟著一堆人跑;說到搗蛋,她也是主導主謀的那個。

 

相對於妹妹的領袖氣質,葛格其實是一個很棒的追隨者。

相對於葛格的聽從個性,妹妹真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

 

世界上、職場中,甚至家庭裡,無疑需要霸氣一方的領導者,也需要善於執行的跟隨者。

 

在個人的職涯中,最終必須選一條路:管理人員 ( People Manager ) 抑或是專業人員 ( Independent Contributor )。多數的商管理論總是頌揚管理人士的組織影響力與貢獻度,甚至論述成功的職涯必定得以成功的高階主管為目標,但組織裡若是沒有頭腦清楚、技術含金量高的專業人員,依舊會是一艘破船。我在第一份於統一工作時,就見證了專業的咖啡 RD 人員是如何以自己的食品研發專業,為組織做出卓越貢獻,驅動 City Café 從被加盟主排斥的毒藥變成百億的黑金生意。因此,選一條路吧!

 

十八、妹妹的口頭禪:「每次都這樣!」

我逗妹妹玩,搔她癢,10 次中,有 9 次她咯咯笑,作勢要反擊搔我癢,樂不可支的。其中 1 次,她心情不好,高聲說:「不要搔我癢!我每次都很不喜歡你這樣子!你『每次都』這樣讓我不開心!」

我逗葛格玩,玩撲克牌配對遊戲時,故意多發一張,10 次中,有 9 次他毫不在意,作勢說他也要多翻一張,學把拔搞笑。其中 1 次,他心情不好,高聲說:「不要亂翻牌!我『每次都』很不喜歡你這樣子!你每次都這樣讓我不開心!」

吃晚餐時,妹妹嘟著嘴,問她怎麼了,她悶悶不樂地說:「班上『大家都』穿 Hello Kitty 粉紅色的跑步鞋,只有我沒有。」「大家都穿喔?」我問到,「全班 10 幾個小朋友都穿 Hello Kitty 粉紅色的跑步鞋嗎?」

「對,就雲霈跟柚娟穿。『大家都』穿」她依舊義憤填膺。

啃芭樂時,葛格嘟著嘴,問他怎麼了,他悶悶不樂地說:「班上『大家都』有寶卡夢卡牌,『大家都』有好多好多好多張,只有我沒有。」「大家都有喔?都有好多好多張?」我問到,「全班 26 個同學都有寶卡夢卡牌?都有好多好多張?」

「對,就義勳跟寶樂都有。『大家都』有。」她依舊義憤填膺。

 

10 幾年前,我第一次當主管,講話跟現在的葛格跟妹妹一樣,超喜歡以偏概全,活生生像個「巨嬰」。

Ivy 遲到了,我第一時間斥責,「你可不可以不要『每次都』遲到?」Ivy 瞬間皺起眉頭,不爽地回嘴:「『每次都』?所以我一到五每天都遲到嗎?」我語塞了。

Mark 的報告打錯了幾個字,,我第一時間斥責,「整個部門『大家都』不會寫錯字,你可不可以不要『每次都』打錯字?」Mark 瞬間皺起眉頭,不爽地回嘴:「『大家都』不會寫錯字?只有我『每次都』打錯字?等等,我找找看之前每次交給你的報告是不是都有錯字。」我語塞了。

 

在與葛格跟妹妹的一言一語來回間,我發現這 10 幾年來,自己在跟部屬對話時,原來也有不小的進步。

 

最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 延遲滿足,真不容易


經過麵包店,妹妹想買甜甜圈,不給她買,很少和平散場;

經過玩具店,葛格想買汪汪隊,不給他買,要花不少力氣。

過年後,帶他們到日本玩耍 8 天 7 夜,說好了第 6 天才逛 Bic Camera,每人可挑選一件玩具,但前 5 天,幾乎天天都不可理喻。「是我們寵壞孩子了嗎?」有時候不禁這樣想。但我們不算每應必求的父母啊,甚至還有點小氣呢。

大人總是擔憂未來,孩子不會;大人總是懊悔過去,孩子不會。大班生跟小一生給我的又 6 個人生啟發

〔《延遲滿足理論》新創團隊如何保持「必勝決心」?〕一文中提及著名的「棉花糖實驗」-1960年代,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場「棉花糖實驗」(Marshmallow Experiment):

實驗對象為4到5歲的孩子們。研究員一次安排1名孩子進房間,發給孩子一顆棉花糖,並跟孩子說好,如果他離開15分鐘後再回來,孩子沒有吃掉棉花糖,他就會再給孩子一顆棉花糖;如果他還沒回來,孩子就把棉花糖吃掉,那孩子就得不到第二顆棉花糖。

所以孩子有2個選擇:現在先吃掉一顆棉花糖,或等研究員回來後再吃兩顆棉花糖。

這場實驗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多年後的追蹤研究 - 那些願意等研究員回來再吃兩顆棉花糖、能延遲滿足衝動的孩子們,大學入學測驗SAT分數較高、身材肥胖的可能性較低、比較會處理壓力、有更好的社交技能

 

這世上的「甜甜圈」、「棉花糖」、「糖霜」何其之多,大人尚且難擋口腹或者五官的誘惑,但如果能在每一次的天人交戰中成功克制衝動,鼓勵其要望更遠大的目標,對於大人的溝通技巧以及小孩的「延遲滿足」能力,應該都是很棒的練習。

 

後記:謝謝東京迪士尼、謝謝老婆導遊、謝謝孩子們

07:08 部隊起床

08:00 出發

08:34 抵達門口

08:55 入園

09:20 跳跳虎拍照

09:30 加勒比海盜

09:50 西部沿河鐵路

10:20 愛麗絲午茶派對(把拔排 Honey Popcorn)

10:50 米奇魔法交響樂

12:30 怪獸電力公司(Laury 抽到快速通關)

13:10 午餐 Tomorrowland Terrance 漢堡

14:10 高飛油漆屋

14:15 唐老鴨汽船

14:30 艾芝迷你雲霄飛車

14:50 STAR WAR星際大戰(Laury 抽到快速通關)

15:40 米妮幻彩世界遊行

16:10 美女與野獸(土豪購買快速通關,2,000 Yen/人)

16:40 休息吃點心

17:30 小小世界(等待途中ㄧ度暫停營運,爸爸只好放棄排隊先去餐廳報到)

18:00 水晶宮晚餐

19:15 電子夜間遊行

20:00 小飛象

20:30 兵分兩路:白雪公主 & 米奇魔法交響樂again 

21:20 回飯店

22:16 躺平、瞬間斷電

 

這是我第 2 次來東京迪士尼樂園 

這是為人父母後第 1 次來東京迪士尼樂園 

一切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的 Disneyland 

But ----

比起五光十色的燈光效果,我更喜歡牽著他們的小手;

比起富麗堂皇的室內裝潢,我更喜歡問問他們,“ 開心嗎?” “ 還要不要再來?”

比起溫和柔順的雲霄飛車,我更喜歡告訴他們,“ 香港、上海、美國也有迪士尼樂園,只要你們乖乖的,我們每年都出國玩,好不好? ”

比起嘉年華式的炫砲遊行,我更喜歡將他們扛在肩上,擁有全場最開闊的視野;

比起燦爛奪目的煙火表演,我更喜歡看著他們舔舐米老鼠水果口味冰棒,露出燦爛奪目的笑容。

孩子享受的是瞬間

父母收藏的是記憶

孩子感受的是快樂

父母記住的是笑容

孩子斷電了睡著了

父母開始戀戀不捨

 

迪士尼樂園

是一個大舞台

每天都在上演熱鬧的一百齣戲

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全情投入

每天都有忠心耿耿的父母

不在乎帳單與疲累

不在乎時間與精力

為了他跟她的歡愉

豁出去了,

過癮極了。

 

作者簡介|林奐名

離開新創後,跨域到金融業的雙寶爸。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卻從未擔任一天的正職記者。過去曾任職於知名企業:統一、雀巢、Gogoro等。《經理人月刊》2020 年度「100MVP經理人」之一,更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簡報。

成為HKCCI專欄作家-投稿刊登文章-HKCCI推廣廣告-香港文創薈-HKCCI.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