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lvis Lin

陪孩子長大,大人賺最多 – 他們提醒了我「小事講效率;大事求耐心」(別弄反就糟糕了!)

今年 3 月 19 日,我在香港文創薈發表了〔大人總是擔憂未來,孩子不會;大人總是懊悔過去,孩子不會。大班生跟小一生給我的又 6 個人生啟發〕一文,提及了我從孩子身上學到的第十三至十八間事情,從 2022 年起我已經發表數篇文章,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所有最甜蜜的領悟:

 

一、讚美的話要具體。

二、你上次「戳盒子」 ( Poke the Box.) 是什麼時候?

三、學習、學習再學習

四、重複定義好問題 / 需求 ( Double-Check Questions / Requests. ) 

五、少點藉口,解決問題吧!( Be a Problem-Solver. )

六、衝出舒適區 ( Comfort Zone )、挑戰延伸區,不妨摔入崩潰區

七、怪別人很爽,但不會進步;怪自己很不爽,但會進步

八、新創要成功的底層邏輯:自律、和諧、合作

九、待在新創,沒有這麼多「下個星期六」

十、負面放大效應 – 你也劃錯重點了嗎?

十一、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閱讀空氣是一輩子的學問

十二、自信的人會追尋小型勝利;小型勝利會讓人更加自信

十三、我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搖身一變成了「共享經濟」

十四、行為變成習慣之前,絕對有改正的機會

十五、孩子不會擔憂未來,只管現在

十六、孩子不會 Regret for the Past

十七、選一條路:People Manager 或 Independent Contributor?

十八、妹妹的口頭禪:「每次都這樣!」

 

基於希望在你儂我儂的這些日子裡留下更多印記的初衷,除了爆量的照片、影片外,我真心希冀透過書寫,期待自己記錄下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的一些小事件、大啟發。

 

此刻也許微不足道,日後想起備感有趣。

 

這篇文章是 EP4(第四集),第十九~廿四個啟示如下:

 

十九、解決問題的三大雷區、三個提問、三項關鍵

廿、看自己擁有的,不要看自己沒有的

廿一、心理時鐘重設法則

廿二、Micro Speed;  Macro Patience.(小事講效率;大事求耐心。)

廿三、大地震時,你最先想到誰;大地震後,你最想先做哪件事?

廿四、好好聊天的「3 What Rule」- The What; So What; Now What

 

 

十九、解決問題的三大雷區、三個提問、三項關鍵

 

妹妹連續哭了五天。上半夜的時候。抽泣著說又做了惡夢之外,還加上許多聽不懂的夢囈,自我譴責式地說:「我為什麼會這樣子?」

 

直到第五天。她終於說出比較具體的人事時地物。「有個男生,在上英文課時,坐我旁邊,他一職講中文,可是老師有規定英文課不能講中文,我不知道怎麼回他,結果那個男生就笑我......」她邊哭邊說。愈說,哭得愈傷心。

 

心焦如焚的爸媽開始共商大計,決定隔天要聯繫英文補習班的老師。爸爸甚至擬定了三大溝通方針:

 

收集資訊:先詢問老師有沒有觀察到女兒跟男同學的互動狀況了解;

無傷處置:拜託老師能否先將女兒跟男同學的上課座位先分開,不要坐旁邊;

延伸注目:請老師後續注意一下之後他們兩人的互動情形,下週進一步 Update。

 

第六天晚上,妹妹沒有哭了。從 22:00 一覺好眠到翌日 07:25,然後從床上彈起來,說:

「把拔馬麻,我沒有做惡夢了。我做了好夢,夢到跟葛格去公園玩。我要去尿尿、換衣服、上學。」

 

這次突發狀況,讓我想到之前上徐瑞廷老師《培養問題解決力:15堂課全面掌握BCG高效工作法》這堂課時,提及一般人解決問題時遇到的三個問題是:

 

解決不存在的問題

熱衷於枝微末節的問題

沒先摸到根部,就急於捲起袖子

 

進一步而言,就是沒有自我檢驗的警覺心:

疏於詢問“Is it true?”:沒有批判性思考的精神;

惰於逼問“So What?”:思考怠惰,沒有去想真正的核心問題或是解決別人的問題,而沒有反求諸己;

弱於探求“Why So?”:思考不透徹以及不夠糾結。

 

真正懂得解決問題的高手,一定會將自我審查做足做滿,三個極其必要的捫心自問便如上述:

 

“Is it true?”(發生了甚麼事情?)

“So What?”(它造成了甚麼後果/影響?)

“Why So?”(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

 

更進一步的層次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的 3 項關鍵,分別為:

 

是否先釐清問題與解題目的?

是否能提出合適的邏輯框架?

是否提出具體假說?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軟肋。作為父母,擔憂真的是免不了。但是,

 

如何把憂慮轉換為解決問題的動能;

如何把焦急轉換為解決問題的安置;

如何把魯莽轉換為解決問題的思維,就變成了父母一生的課題。

 

期許自己,無論是面向孩子學習、交友、想看手機、態度不佳、不願配合、怨懟父母、感情、青春期、升學、消極等所以問題時,都能:

 

先釐清問題與解題目的。

再提出合適的邏輯框架。

進一步地提出具體假說。

 

且務必積極而審慎地覆盤三大捫心自問:

 

“Is it true?”(發生了甚麼事情?)

“So What?”(它造成了甚麼後果/影響?)

“Why So?”(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情?)

 

 

廿、看自己擁有的,不要看自己沒有的

 

幫哥哥報名了 3/31 安親班舉辦的「兒童節同樂會」。

 

行前好幾天,他就說老師有劇透當天闖關遊戲的抽獎最大獎是「寶可夢集換式卡牌一組」,我一邊讚嘆安親班的大手筆,一邊反思羊毛出在羊身上、大獎來自爸媽錢。

 

當天早上,跟老婆微頂客了 180 分鐘後,去接他跟妹妹回家。遠遠地看到他嘟著嘴、氣撲撲的,就知道一定沒抽中寶可夢。這小子,跟他爸一樣,一生運氣稀缺,只憑實力。

 

回家後,他的氣也差不多消退大半。我一把舉起他,放到我粗壯好坐的大腿上,緩緩地說:

 

「葛格,很常時候,我們沒有的比我們擁有的多很多。去日本 Bic Camera 時,把拔跟馬麻幫你們買了淚眼蜥跟水伊布,但在貨架上還有好幾十隻寶可夢,買也買不晚;你之前瘋《屁屁偵探》,舅舅舅媽前前後後幫你買了 6 本繪本,但它還有讀本系列、漫畫系列,很難全部買完;你現在在瘋《尋寶記》,我們已經買了 6 個國家/城市,但還有 50 幾本,是你沒有的。」我接著說:

 

「把拔希望,你能看自己擁有的,不要看自己沒有的。」

 

這句話,我對他說的時候,自己的耳朵也聽到了。

 

 

廿一、心理時鐘重設法則

 

「妹仔,去洗澡了。」我語氣平和地說。

 

靜默佔據了滿室。

 

「妹仔,去洗澡了。」我心平氣和地重複。

 

無人問聞,空氣也不願與我對話。

 

「妹仔,去、洗、澡、了、喔。」我按捺不住,開始加重語氣。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妹仔開始對付她爸。

 

「幾分鐘?15 還是 18 分?」爸爸知道,如果只是問「幾分鐘?」想必又被當空氣了。因此,給出選項,非常重要。

 

接下來,每過 3 分鐘,我都會重設一次她的「心理時鐘」。

 

剩 15 分、剩 12 分、剩 9 分、剩 6 分、剩 3 分、時間到!

 

每一次重設她的「心理時鐘」提醒,可以讓她有次序地、漸漸地去接觸她不想要的洗澡這件事,甚至感覺自己有賺到一樣。

 

我想到,我在 Gogoro 服務消費者時,也有應用過類似技巧。

 

2015/1/19,33 歲生日後隔天,我到 Gogoro 林口總部報到。

2015/3/30,Gogoro 全球體驗中心在信義威秀開幕,柯文哲市長、Horace、一群政商界 VIP 以及近百位媒體記者湧入門市,像蝗蟲過境一般,我們正式宣告面向全世界。

 

2015 年 4 月份的清明連假,Gogoro 全球體驗中心一天湧入 8,384 人,玻璃門連關都關不上,冷氣愈來愈不冷。當時,我們全員不到 30 人,一個人每個當下平均要面對 10 位七嘴八舌的客戶。在倉皇之中,我想起「心理時鐘重設技巧」-

 

服務 A 客戶到一半要轉檯前,我會跟 A 客戶重設心理時鐘:「不好意思先生,您再看一下,我 5 分鐘後回來。」

 

轉檯服務 B 客戶差不多後,轉檯前,我會跟 B 客戶重設心理時鐘:「不好意思小姐,您先想一下還有甚麼問題,我 3 分鐘後回來。」

 

轉檯服務 C 客戶差不多後,轉檯前,我會跟 C 客戶重設心理時鐘:「不好意思先生,您要不要跟女朋友討論一下,不著急,我 5 分鐘後回來。」

 

轉檯回 A 客戶前,我被 C+D+E+F+G 5 個一起來的同學攔截,一聽,他們的問題與 A 客戶類似,我於是拉著他們往 A 客戶走,6 個人一起 Q & A。當你一時之間要服務很多人時,「重設心理時鐘」跟「打包類似客戶」是兩個很重要的小技巧。

 

 

廿二、Micro Speed;  Macro Patience.(小事講效率;大事求耐心。)

 

小一的兒子,上週在好奇心驅使下,突然要求爸媽教他多位數的加法,連兩天被爸媽出的進位題搞得七葷八素(尤其是爸爸出的特別可惡),對於甚麼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更是理解欠佳。

 

就在剛剛,他決定自主訓練 - 自己的數學題自己出,絕不假他人之手。秉持著「堅決不進位,總和 9 前懸崖勒馬」的大原則。只要不進位,多位數的加法題一瞬間可愛了起來。

 

每一題都滿分,兒子自我肯定;

每一題不進位,爸媽啼笑皆非。


陪孩子長大




“Micro Speed;  Macro Patience.”中譯為「小事講效率;大事求耐心」,是我這 2 年蠻喜歡的一個觀念。在工作、運動、關係、學習、投資、購屋等幾乎任何事情,似乎皆能適用。

 

每天都要推進,但不急於覆盤;

每天都求點滴,但不急於結果;

每天都做功課,但不急於決斷;

每天都變更強,但不急於兌現。

 

陪著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這是我希望給他的觀念。

 

「#一件事做100次會怎樣」也是我希望提醒他的。如何持續堅持自主訓練,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學習過程不容易,令人望而生畏,但學習成功、享受豐碩的果實,會令人陶醉。

 

日復一日、潮起潮落,幫自己設計 10 道數學題,再老老實實解題,即使題目再容易,都不是件容易事。

 

很無聊,但也很性感;

很土炮,但也很紮實;

很漫長,但也知馬力;

很骨感,但也頗豐滿。

 

學習這碼事兒,曾國藩這兩句話道破一切關鍵: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廿三、大地震時,你最先想到誰;大地震後,你最想先做哪件事?

 

2024/4/3,兒童節前一天,07:58 9.9 秒,當全台灣大多數的大人小孩都在上班、上學途中,頓時天搖地動。

 

機車騎士跟汽車駕駛瞬間像被定格般,失去了平素橫衝直撞的狠勁,不曉得該前進後退,還是左轉右轉,十字路口難得淨空,講好聽一點是大家都在冷靜觀望,其實是手足無措;

 

在捷運車廂裡或公車上的乘客,除了祈禱誦經別無他法;

 

在電梯中的人尤其驚惶失措,恐怕一生都將患上幽閉恐懼症;

 

住新店的還沒出門的上班族急著撿拾從層架上掉落的玻璃水晶燈碎片,卻不知道花蓮的一棟老房已倒塌……

 

大地震時,我瞬間想到的當然是至親,除了在家人群組回報平安外,也趕緊確認學校是不是都有保護好我們的孩子;大地震後,我最想做的是吃一頓豐盛的早餐。管他的斷食、去他的減醣,我真的很想吃麥當勞的滿福堡加蛋+薯餅+強勢回歸的焦糖冰奶茶。

 

吃完了如此高碳水高糖粉的早餐組合,在血糖狂飆的同時,我其實想重新反思自己接下來的人生 – 「我今年 42 歲,從大人變成老人前,我想完成下面這 15 件事情」:

 

1. 在英國倫敦的溫布頓中央球場觀賞一場球賽。

2. 媽媽在我的推薦下看了 Netflix 的﹝我的藍調時光﹞,我想帶著爸媽去韓國濟州島。

3. 去日本吃遍全國最著名的那 20 間沾麵。

4. 守護一雙兒女平安、健康長大,循循善誘讓他們變成正當的人。小時候,哥哥說想當太空人,妹妹想當醫生,但當甚麼都好,開心、自信、知足就好。

5. 被一雙兒女崇拜。

6. 帶著家人去北極看極光。

7. 帶老婆去爬喜馬拉雅山,到不了基地營也沒關係。

8. 重返巴黎住一個月。

9. 去紐約看大蘋果。

10. 去瑞士坐登山小火車。

11. 保持在 80 公斤,自己不討厭自己的那種體態。

12. 完成一次全馬,跑慢慢的也沒關係。

13. 持續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法文、德文的外語學習之路。

14. 不超過 55 歲退休。

15. 永遠不要再有「受害者心態」了,太危險。

 

從 42 歲的大人變成老人前,我真的想完成這 15 件事情,以茲紀念,年華老邁的未來的自己。

 

 

廿四、好好聊天的「3 What Rule」- The What; So What; Now What

 

趕著下班,騎車去載兒子下班,是今年以來的大確幸。

 

喜歡他從遠方看到我時,露出燦爛的微笑。

 

幫他接過了背上的書包、手上的便當袋、肩上的水壺,我總是第一時間問:

 

「葛格,今天好嗎?」

 

「好!」99% 的日子裡,他的語氣都是上揚愉悅、不容置疑的。

 

正因為語氣聽起來是開心順利的,人看起來也是活蹦亂跳的,爸爸與兒子間似乎就形成了一種平衡 – 我今天很好 = 跟昨天和前天一樣 = 沒什麼特別的 = 沒什麼好聊的。

 

事實上父子之間也沒有這麼沈默是金。晚餐時間,他會說很多事情:

 

「今天陳小儒沒有來上學。」

 

「今天兒童節活動,我跟賴阿榮去聽故事了。但後來他不見了,我只好自己去溜滑梯。」

 

「今天我跑步又跑贏張大惠了。我已經連贏她三天,不過還是輸陳金寶跟賴阿榮。」

 

「我在安親班有大便。」

 

「我水瓶喝了半瓶。」

 

「我功課全部寫完了。老師叫我把第六課的生字全部擦掉重寫。好累。」

 

「林威利又給我 2 張寶可夢卡片。他叫我求你們帶我去打機台。他家開旅館的。」

 

那天聽 Lenny's Podcast,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公眾演講高手 - Matt Abrahams 提及好好聊天的「3 What Rule」- The What; So What; Now What。

 

其實,上述葛格說的都屬於「The What」,要深聊、續聊的方式就是:

 

1. 追問細節 ( The What )

2. 怎麼了嗎 ( So What )

3. 然後怎辦 ( Now What )

 

而這個「3 What Rule」絕對也適用於職場上、會議以及交際場合,舉例而言,在工作週會上,當同事講完了上週的例行事務後,作為主管,可以先追問每項專案卡關的問題、資源是否足夠、供應商是否配合、有沒有遇到會計部門的刁難、是否有緊扣當時承諾的 KPI 等(追問細節 = The What );接下來,遇到上述卡關的瓶頸、資源不足、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的配合度問題,會造成什麼 Impact?正面的跟負面的 Impact 分別是?可以從哪些維度進一步分析?是否有數據或者第三方客觀資料佐證(怎麼了嗎 = So What )?最後,就是基於上述兩個問答,解決方案為何?本週及下週應聚焦哪些行動(然後怎辦 = Now What )

 

除了「3 What Rule」外,我也建議可以採取有時間感的 PPPF,分別代表

 

Present - 現在的狀況?

Past - 過去的背景?

Present - 現在如果...呢?

Future - 未來會怎樣?



陪孩子長大
陪孩子長大


陪孩子長大
陪孩子長大


陪孩子長大
陪孩子長大


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跟孩子分享最近聽到的 9 句人生金句:

 

▍ Don’t Prove. Improve. (別急於證明自己,每天進步更重要。)

 

▍ 死法很多種,別死在別人嘴裡。

 

▍ 「在人際關係上,別人如何評價你,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才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對認可的追求,才扼殺了自由。由於不想被任何人討厭,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精神分析學派第一個叛逆者 - 阿德勒所說:

 

▍ 人生,其實沒有這麼多高效工具或旁門左道。老老實實靠著基本功、心態、意志、堅忍不拔、一而再再而三,就可能大獲全勝。」

 

▍ 每日清晨醒來,先想:「今天有甚麼好事發生?」

 

▍ 不要辜負你這一生的光景。

 

▍ 不要在最美好的年紀,活得過分從容跟優雅。

 

▍ 你一身都是功夫,不要荒廢了一生。

 

▍ 做人務必保留餘地,不說盡、不做盡、不情盡(出自曾國藩)。

成為HKCCI專欄作家-投稿刊登文章-HKCCI推廣廣告-香港文創薈-HKCCI.png
bottom of page